联系我们 Contact

暂时还没编写该信息

新闻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地调之路越走越宽
  • 录入时间: 2014/3/26
  •   走进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700号,迎面而来的是始建于1935年的一幢红色德式建筑。这就是曾经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她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发祥地,也是培养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摇篮,从这里先后走出了48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这里正是如今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组建于1998年。建院之初,面对项目较小、资金较少、市场偏窄的严峻现实,确立了环境与资源并重的发展思路,坚持“中央牵头、地方配套、公益先行、市场跟进”的模式,做好地质工作宏观布局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凝练出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创造新的成果,强化内部管理,不断将项目成果转化应用到地方经济的发展。

      如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拥有各类从业资质 28个,其中甲级资质19个。专业门类涵盖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物化遥、测绘、实验测试、国土资源规划等,建立了全国同行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办了学术期刊《地质学刊》;荣获各类奖项102项,其中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二等奖16项,先后三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荣获“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单位”、“全国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功勋集体”、“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A级单位”等称号。

      十五载砥砺奋进,绘就了地质勘查波澜壮阔的画卷。2013年底,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又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对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的高度肯定。

      地面沉降防治——江苏地质环境保护的大跨越

      10多年前,江苏地质环境工作还主要局限于地下水动态监测,处于监测点少、设施陈旧、社会认可度低、经费无保障的窘境。1995年,一个数万元的市场项目给江苏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了转机:苏南某镇政府开发的一个洋房小区,数栋刚建几年的房屋出现裂缝,业主与开发商就此是建筑质量问题或是地质问题莫衷一是。经过勘查得出结论:问题出在地下,是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当时,社会上对地面沉降知之甚少,对危害重视不够。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成立后,由点及面,判定区域上的问题可能已十分严重,有必要延伸地质环境监测领域,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此,该院以专报上书省政府反映灾情及开展区域地面沉降防治建议。

      1999年江苏省政府批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开展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工程,2000年以后又将此纳入部、省合作机制以强化投入和工作力度。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地勘项目持续展开。15年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先后开展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苏锡常地区禁采地下水后的地质环境效应分析、长江三角洲(江苏域)地面沉降监测与风险管理等项目,形成一套研究产业链,持续投资过亿元。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利用3S技术开展定期监测工作,控制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及时掌握地面沉降时空特征,建立了地面沉降地层结构三维可视化预警模型,更科学地预测了地面沉降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有效控沉,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提出调整地下水开采结构,限、禁采深层地下水,合理规划利用浅层地下水,从源头上控制地面沉降的方案,被省委、省政府采用,并通过省人大立法,开创了控制地面沉降的独特思路。2009年,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特地前往视察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位于苏州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控中心”,高度肯定了江苏地面沉降防治思路。目前,85%的平原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地面沉降速率从高峰时期局部的100毫米/年,降至10毫米/年以下,地面沉降得到遏制,控沉效果优于其他类似地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研究领域与水平迅速提升,并逐渐形成环境与资源并重的江苏地调特色。

      破译土壤DNA——地表地学研究的“基因”工程

      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江苏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2003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积极推动省部合作,承担完成了国土资源大调查开展以来全国最大的省部合作项目——江苏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总投资金额7500万元。这个项目首次在江苏发现一批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异常带,全省适宜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土壤比例约占86%,富硒土壤资源累计700平方公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累计采样面积9.6万平方公里,采集全省土壤、湖积物、沿海滩涂样品12.5万余件,分析测试了约3.4万件各类样品,获取关于全省地表生态环境“家底”的52个元素,调查数据约184万条,被称为江苏省地表地学填图的“基因工程”。项目成果引起了多位省领导的极大关注,并多次到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调研,强调要把江苏省土壤污染状况的家底摸清,建立江苏省耕地质量与生态安全监测网,进一步推进生态修复工作。

      如今,近13万件样品都保存在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内一流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库,为深入研究及调查资料的持久使用保留了珍贵的“活标本”。近年来,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各项目成果已经在江苏省沿江沿海开发、无公害农业布局、土地资源规划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导向作用。

      为城市体检——树立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典范

      城市区域地质结构复杂,人地矛盾突出,因此有着强烈的地质调查需求。在城镇化进程加剧的背景下,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在全省统一部署,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地方财政为主、省级财政配套、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原则,发挥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作用,逐步推进全省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紧密贴合地方需求,针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等不同用户的需要,注重成果的实用性,相继开展了苏州、镇江、徐州等城市地质调查工作。

      苏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已成功移交。城市地质信息系统落地苏州,实现了地质调查支撑政府管理与决策的新飞跃,获得201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通过多学科、多目标、多用途的综合城市三维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环境监测,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查明了城市规划区的地质资源现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包括城市地下空间、水、土、地质景观遗迹等地质资源科学利用进行分析评价,集成巨量的地质成果和基础地质资料,建立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围绕城市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提出资源保障的对策建议。

      沿海地质调查——助力江苏沿海大开发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抓住机遇,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提请省政府立项开展沿海综合地质调查,同时努力争取中国地调局支持。

      2012年,迄今江苏投入最大、总规模逾3亿元的地质调查专项——江苏沿海综合地质调查顺利启动。地质工作作为沿海开发的一个重要抓手,围绕工业基地布局、农业基地布局、城镇及中心城市发展,港口群、交通网、水利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针对沿海地区存在一系列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开展沿海地区中比例尺三维地质结构调查、1∶5万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及应急水源地规划、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滩涂资源地质调查与遥感监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水土环境监测、地热资源调查与干热岩开发利用选区研究等基础地质与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以建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资源保障为核心,建立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地质环境保障体系,搭建沿海地区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平台,深入开展江苏沿海地区地质环境安全和地质资源保障研究,提出沿海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安全与地质资源科学利用的战略对策,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地质安全保障。

      攻深找盲——化解江苏资源危机

      十余载风雨兼程,江苏地质人凭着薪火相传的地质精神,背负着找矿突破的梦想,在江苏这个资源贫乏的省份“攻深找盲”,当仁不让地承担起“358”找矿工作重任,重点组织好潜力评价项目,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专项,江苏重点勘查区找矿等,主动为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他们在苏州善安浜发现超大型花岗岩型钽铌矿,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在新沂小焦地区发现了苏北超高压变质带内品位最富的大型金红石矿床;在上党火山岩盆地中发现了资源总量5亿多吨的沸石矿;在盱眙境内探明特大型凹凸棒石黏土矿。在一批老矿山面临资源危机时,实施了江苏省镇江市韦岗铁矿、南京冶山铁矿、苏州市阳山涂料级高岭土矿等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一大批矿山后备资源得到保障,理论和方法技术不断创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其中韦岗铁矿提交铁矿石资源量1390.30万吨(333),达中型规模,新增资源量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7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也因此荣获“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树立品牌——地质成果广泛服务社会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作为公益性地勘单位,在加强基础地质、环境地质等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地质技术开发区别运行、相互促进的勘查体系。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断延伸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利用技术优势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地质工作服务。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环保、水利、交通、农业等领域:全面系统地厘定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及特征,实施、跟踪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南京麒麟科创园、仙林校区、镇江圌山、青龙山、苏州西山、太湖等地重现青山碧波美景;参与完成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京福、沪宁高铁,南京、苏州、常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等国家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在江苏地热勘查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全省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应用研究完成地质调查面积接近9000平方公里,50余口地热深井成功出水,成功率达90%以上。如,东小洋口地热井井口水温达92℃,单井涌水量超过3000吨/日,创造了江苏省地热井出水温度最高纪录,也是目前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出水温度最高的地热深井;全面评价江苏省地下水质量和水资源量,发现了众多大型地下水源地,年供水能力数亿立方米,建立了应急抗旱监测网络,为江苏省抗旱找水及打井提供了基础依据。

      科技兴院——铸就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闻鼙鼓而思良将。建院伊始,院里博士仅有1名,领军人才严重匮乏。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地质工作要出大成果,有大作为,必须有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地质科技领军人才,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地质调查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地质科技新的突破。

      回顾建院15年的历程,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采取引进、培养、对外交流等手段,努力构筑人才高地。一是不断探索人才工作新机制,建立了一整套适合院各专业特点的人才引进公开招考模式。2003年提高准入门槛,引进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素质人才,对急需的专业人才采取倾斜政策大胆引进,提高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二是加大对现有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从工作上、生活上、经济上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继续学习,组织和委派部分项目技术骨干出国进行对口深造及专题交流,提高科研骨干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三是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好、用好人才。大胆启用中青年人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通过深入细致的谈心、调查,了解每个技术骨干人员的特长和特点,充分激发人才的潜能。四是出台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了科技功臣、学术论文奖励制度,聘任学术带头人、科技骨干,组织青年论文交流活动,激发了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热情。建立了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奖金制度,在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又体现了自身价值。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一路铿锵走来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规模逐步壮大。全院从180人增加到418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45名,博士18名,硕士144名,技术人员占80%;从每年几十个项目到运筹帷幄上千个项目,年经济规模也从两千多万元跃升到3亿元,职工收入大幅提升;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落户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涌现了一批地质科技领军人才,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章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入围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6名等。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正向着科技含量更高、更广的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

      超前谋划——积极创建催放文明之花

      从2000年开始,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就启动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工作。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全院营造党、政、工、团群策群力的创建环境,做到以发展促创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10余年,也是孜孜以求、深厚积淀的10余年。

      特色引领,打造文化新高地。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坚持将文明创建工作与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资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为汶川、雅安等灾区捐款,关心残疾人,向社区敬老院捐赠物品等;利用地质技术服务社会,为缺水地区打井,科技援疆等;组织志愿服务,参与交通协勤,向社区居民进行科普宣传,聘请律师为市民提供法律援助等。

      窗口展示,丰富地学科普基地。南京地质博物馆集丰富展品、科学体验、历史积淀于一身。每年共接待大中小学生及各类观众12万人次。在每年“世界地球日”、“博物馆日”、“科普周”积极开展地学科普宣传活动,开设科普讲座,充分发挥了公益性地质科普场馆作用,成为普及地学知识的重要窗口。

      厚积薄发,思想道德花开满园。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树立并宣传以“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疆项目组等为代表的恪尽职守、献身地质的先进典型,并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道德讲堂、纪念建党90周年、学雷锋公益活动、文明城市创建、无偿献血等教育活动,使人人都参与、个个受教育,建立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

      善弈者谋势。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紧紧抓住了地矿事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新机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各项工作也迈向新的征程。“十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将进一步推动地质科研生产成果转化应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抒写江苏地质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