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暂时还没编写该信息

新闻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保障首都资源供应与生态环境安全
  • 录入时间: 2015/10/18
  •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水进京后持续发挥作用,7月31日,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回升了15厘米。这是北京自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

      据北京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今年6月30日,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26.7米,而一个月后的7月31日,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回升了15厘米。其中,大兴区地下水位回升最多,从19.89米上升到19.47米,回升了0.42米。由此,北京市整体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

      北京曾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城内有“六海”,北郊海淀湖泊众多,南郊也有数不清的“海子”。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地下水位仍很高,甚至还出现盐碱地现象。然而,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降雨量减少,北京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北京城进入缺水时期。自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连续15年来,平均一年下降近1米。

      为何今年地下水位会回升?据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入京是最大功臣。记者获悉,截至9月6日,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惠南庄入境水量首次突破5亿立方米,达5.09亿立方米,达到水利部要求的年用水总量8.18亿立方米的60%以上。这些水,有72%、约3.65亿立方米供给北京全市的自来水厂,其余补存水库和地下水。

      同时,北京市也启动了再生水利用、置换自备井等开源节流工作。再生水从无到有,迅速成为城市绿化、保洁等领域的重要水源。南水进京前,再生水已成为北京市第二大水源。

      自备井置换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截至7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到3.3万立方米。这样算下来,全市每年将减采地下水1200万立方米。到2020年,城区所有自备井将全部关闭,将减采2.4亿立方米,地下水将得到有效涵养。  

    金刚石钻头